
10月28日下午,“大地绘彩——2025年农民画大展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。展览以“乡村活力·时代精神”为主题,共展出全国各地新创农民画作品278幅,以及经典作品、文献资料等70余件(套),生动展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智慧与精神风貌。
展览现场。
农民画是中国农民在辛勤耕耘中创造的独特美术形式。它伴随着共和国从成立到繁荣,从百废待兴到时和岁丰,以其鲜明的艺术语言和热烈的画面氛围,成为时代发展在农村的图像呈现、视觉记录和艺术载体。
本次展览分为“叙民俗”“展农事”“焕新貌”三个部分,既有描绘舞龙舞狮迎新春的欢腾场面,也有表现了秋收冬捕的劳动场景,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崭新画卷。从生活习俗、生产劳动和时代发展三个角度,呈现新时代农民画的创作现状,展现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和民众生活。
《舞龙舞狮庆丰年》潘结玲(广东惠州)。
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、展览策展人吴爽介绍,此次展览面向全国征稿,入选作品覆盖全国各省(区、市)。每幅作品都标注了地域信息,观众可以在作品中寻找到属于自己家乡的习俗、生活和环境,还能在同一空间里感受来自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,感受新时代中国农村的蓬勃活力。
《南国红荔甜四方》钟永廉(广东惠州)
在绘画媒材方面,展品兼具传统与创新。既有农民画比较常用的材料,如宣纸、水粉颜料、水彩颜料、国画颜料等;也有探索创新的媒材,如贝壳粉、麻绳、大漆、矿物颜料等综合性材料,充分展现当代农民画的创新发展。
展陈设计也别具匠心。使用了投影、触摸屏等科技手段,选取农民画中的元素,制作互动装置,让农民画动起来、立体化,也让观众可以参与创作,感受农民画的艺术魅力。
展览现场。
据悉,本次展览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6、南7展厅,是中国国家博物馆2025年度“国家展览”项目之一。展览于10月29日对公众开放,将持续到2026年1月。
南方+记者 吴彬彬
北京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